2004年11月16日 郑政办[2004]7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
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郑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国务院《
医疗废物管理条
例》(国务院令第380号)及《
郑州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
138号)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全市医疗废物的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疾
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2004年11月18日前郑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投入运行。
(二)2004年11月底实现全市一、二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率100%。
(三)2004年12月底实现市区及县(市)城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
(四)2005年2月底实现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98%以上。
二、工作职责
(一)市人民政府对全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负总责。
(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管辖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
作,应参照本实施方案制定相应措施,积极主动地做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
(三)市环保局、卫生局、公安局、市政局、交通局、执法局、物价局、工商局
等相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市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全市一、二级医疗卫生机构2004年11月底前,市区和县(市)城区
的各医疗卫生机构2004年12月底前,停止使用其医疗废物焚烧设施,医疗废物
交由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统一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置;
2005年2月底前,各县(市、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交由取得危险废
物经营许可证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统一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置。(各级环保、卫生
部门负责)
(二)全市一、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在2004年11月底前,市区和县(市)城
区的二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在2004年12月底前,各县(市、区)乡镇医疗卫生
机构在2005年2月底前,与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
定书面委托处置合同。(中央驻郑单位、省属和部队医疗卫生机构由市环保局负责,
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由市卫生局负责,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由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负
责)
(三)各医疗废物产生机构必须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集中处置,禁止将医疗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
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置。(卫生部门牵头,环保部门配合)
(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限定的集中收集处置日前,建设或设置医疗废物
临时存放仓库、存放池或存放桶,实行专人管理并设置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志。
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非医疗废物收集、贮存。(环保部门牵头,卫生、市政部门配合)
(五)医疗废物包装容器以及贮存、利用、处置医疗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做
到防渗透、防扬撒、防破损、防雨淋等安全措施,必须达到环境保护、卫生标准和规
范。(环保、卫生部门负责)
(六)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买卖、转让、回收利用医疗废物。(环保、卫生部门
牵头,行政执法部门配合)
(七)禁止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范围从事医疗废物
收集、贮存、处置的经营活动。(环保部门牵头,行政执法、工商、卫生部门配合)
(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必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处置医疗废物应当符合
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卫生标准和规范。(环保、卫生部门负责)
(九)运送医疗废物的车辆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车辆,按规定办理各种
证照手续,并按公安部门限定的路线、时间收集各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禁
止在运输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公安、交通、行政执法部门负责)
(十)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不得超过物价部门核定的范围和标
准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物价部门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中央关于环保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要求,认
真学习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郑州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把我市医
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制
定出本单位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如期完成。
(二)强化监督管理
市环保局和卫生局按照各自职责对全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行使统一监督管
理职权。要将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纳入政府环保、卫生责任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健全
和完善“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三)加大宣传力度
各新闻单位要认真组织做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坚持长期的、
正面的宣传报道,使全市人民都能够真正认识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对保障全市人民生
命安全的重大意义。同时,对一些擅自买卖、收集、处置医疗废物的医疗卫生机构和
经营单位要进行追踪报道,揭露曝光。
(四)严格奖惩措施
市政府将不定期对各责任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抽查,对措施得力、完成任务
较好的单位给予公开表彰和奖励;对推诿扯皮、措施不力、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单
位,除了扣除其政府环境保护目标相应分值外,还要按照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和
《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郑文
[2004]252号)的要求,对其单位主要负责人不予提拔或评先,取消其单位
年度各种评先资格,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