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国资办[2006]39号颁布时间:2006-10-12
省政府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委代管企业:
现将省政府国资委副主任曹新兴同志10月10日在省政府国资委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暨财务风险防范研讨会上的讲话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研究贯彻。
附件:曹新兴同志在省政府国资委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暨财务风险防范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6年10月10日)
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座谈研讨会,也是一次现场交流会。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专家辅导讲座,相互座谈交流,相互学习借鉴,进一步强化企业风险意识,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集团管理水平。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上午专家讲座,大家普遍感到很有收效,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下午的工作交流各企业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工作的新思路,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峰峰集团介绍的经验和做法,应该说比较全面系统,丰富实在,很有学习借鉴价值,无论是在集团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是在风险防范控制方面,都有比较系统的做法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收效,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结合大家讨论情况讲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要积极构建企业风险防范工作体系
企业风险是企业遇到的未来的不确定的,对企业目标产生影响的事件。风险预测、风险防范越来越受到我们各级政府、各行业、各企业的高度重视。前不久我们参加了国务院国资委和亚洲风险管理协会联合主办的企业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其中有一个会标是“迎接风险管理的新时代,风险就在我们身边”,这不是危言耸听,中航油等三户中央企业还有我们河北省两户地方企业财务危机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刚才各企业发言当中也分别介绍了不同的风险和防范的重点,不同企业有不同方面的风险,所以各企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要提高对风险防范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高度认识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二要加强企业风险的预警分析。企业要尽快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制定预警方案,建立应急处理的控制机制,及早诊断出危险信号,及时有效的化解财务危机。三要加强重大财务事项管理。各企业要加强投融资、担保、大额资金往来、重要物资采购等重大财务事项的控制,准确把握市场定位,进行科学项目论证,避免因新项目的投入产生不良资产。四要加强对高风险投资业务的监管,抓好投资决策。在我们可控范围之内,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和预警防范机制,在进行项目的科学论证时,把困难考虑的充分一点,避免盲目进入高风险区域。五要谨慎提供资产、信誉担保,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财务风险。目前在企业改制当中,担保问题是个大问题,也是个普遍的问题,企业在提供资产和信誉担保时一定要谨慎小心,要对提供担保的企业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符合国家政策的情况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适度提供一定期限的担保,最大限度的减少担保对企业带来的损失和财务风险。六要继续推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鉴于目前风险管理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国务院国资委已经下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家的这个《指引》非常全面,非常具体,企业要按照《指引》的要求,根据企业实际,加强风险防范,力求实现国有资产安全运营。
二、要积极探索完善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从财务管理角度去评价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真正价值,如何提高资金效率,改善资金结构,加强资金风险监管,为企业提供足以支撑长远发展的资金流,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尤其在大型企业集团,资金占用量大,资金周转不灵已呈现出一种普遍现象。
近年来,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日趋规范,但有些企业集团内部仍然存在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或漏洞,这样就导致我们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个就是下属企业多头开户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比较普遍,造成投资随意性大,资金周转缓慢,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还有在集团的资金流向和资金控制上出现问题,造成集团难以掌握下属企业资金变动情况。还有的企业出现了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的情况等等。这些问题致使集团存在资金管理松散,预算管理困难,集团监控能力不足,财务信息准确性不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要建立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集权型、分权型、混合型。从各企业刚才介绍的情况来看,多数企业采取的是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但目前由于有些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架构方面还不完全确定,不够规范和完善,导致企业在推行集中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全面预算管理是集团财务管理的突破口,其中资金管理是最重要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完善。通过统一集团资金管理的内容及流程,从而打造规范的资金业务流程和标准,加强对资金业务的管理。集中对全公司资金业务进行监控管理,希望各集团在这方面能够进一步研究探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三、要积极推进集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国务院国资委非常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2003年印发的《关于做好国资委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已经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特别是财务管理信息化,以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李荣融主任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来降低成本,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2005年,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进行过一次测评,开滦、峰峰等12家单位被评为信息化先进单位。省政府国资委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也非常重视,2005年成立了以世洪同志为组长、清芳同志为副组长、各企业董事长和各市国资委主任为成员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就是推进国资委监管系统企业信息化工作,世洪主任也多次要求企业在推进管理创新当中,要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实现科学高效管理、规避财务风险、降低企业成本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市场应变能力的必要条件,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堵塞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各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作“企业一把手”工程来抓,特别要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要积极做好实施新会计准则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会计透明度,为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有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道路,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有助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推动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顺利实施,任务非常艰巨,要切实抓好宣传培训,做好实施准备。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研究确定企业集团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步骤、方法和时间。要确保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准则,有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要随上市公司部分或全部实施新准则,以保证企业集团会计核算的统一、完整。没有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也要认真做好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工作,创造条件,争取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