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网站首页
最新法规
最新信息
国外财税
财会辅导
税收优惠
政策解读
税种专题
税收筹划
纳税辅导
在线咨询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关税法规
地方法规
废止法规
经济法规
税收协定
涉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出口税纳税辅导
>
正文
货物报关就要申请“免抵退”
录入时间:2004-01-15
【中华财税网北京01/15/2004信息】 国家为鼓励出口,对生产企业实行“免、 抵、退”税政策。企业因此加快了资金周转,得到了实惠。 在2003年以前,许多既有出口收入,又有内销收入的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统筹报 送单证,最大限度地减少当期应纳税额和退税额。按规定,生产企业自货物报关出口 之日起超过6个月未收齐有关出口退(免)税凭证或未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免、抵、 退”税申报手续的,主管国税机关才视同内销货物计算征税。于是,出口企业可以 充分利用这6个月的期限和单证不齐不参与免抵计算的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但是,从2003年起,这种做法受到了政策限制。为规范出口“免、抵、退”税电 算化管理,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利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出口数据审核生 产企业免、抵、退税出口额的通知》(国税函[2003]95号)。该《通知》规定,从 2003年1月1日起,对生产企业申报“免、抵、退”税的出口额实行与“口岸电子执法 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中的出口数据进行核对的办法,对生产企业申报的没有电子数 据(有纸质报关单的除外)的“免、抵、退”税出口额和有电子数据但企业未在当月 申报的出口额,应在次月视同内销申报缴纳增值税。对视同内销已缴纳税款的出口货 物,在收集齐退(免)税凭证后,可在规定的出口退税清算期内,向主管退税机关申 请退税。也就是说,货物报关出口了,就得申报“免、抵、退”税。一些企业希望通 过利用6个月的期限控制申报数量的方法碰到了红灯,所以企业领导要及时改变原有 的做法,才能真正享受到优惠。 (4)
上一篇:
谈出口退税质押货款的风险及其防范
下一篇:
“免、抵、退”税业务的会计处理与自行审核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丨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
010-83687379
)